中东局势持续紧张,2024至2025年间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更是愈演愈烈。一向爱插手国际事务的美国,这次却表现得相当克制,仅协助以色列拦截导弹,并未直接攻击伊朗本土。这种微妙的反应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一旦中东爆发全面战争,全球石油供应链将遭受重创。作为世界能源命脉的中东若陷入战火,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50-200美元的历史高位。这种局面将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作为电动车产业链的核心国家,其国际影响力必将随之提升。 2024年4月,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领事馆的事件成为导火索。伊朗随即展开报复,向以色列发射大量导弹。以色列的反击则相对克制,仅针对伊斯法罕的军事目标。美国海军虽在地中海部署,但始终保持观望姿态。到了2025年6月,局势进一步恶化,以色列袭击伊朗,美国虽从航母发射导弹支援,却依然避免大规模军事介入。
在此背景下,电动车将成为市场宠儿。全球能源短缺迫使人们寻找替代方案,不依赖石油的电动车需求必然激增。2024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已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销量。如果冲突持续,欧美电力供应紧张将进一步刺激新能源设备需求,特别是光伏产品。中国掌控着全球80%的电池供应链,在锂电池所有关键组件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
对美国而言,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比军事威胁更令人不安。中国制造业体量已超过欧洲和北美总和。若美军深陷中东战场,美元霸权可能瞬间崩塌。美联储在2024年9月大幅降息,引发数百亿美元资本流入中国金融市场,这反映出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如果战火导致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全球三分之一的海运石油将无法通行。油价突破150美元将重创欧洲工业,美国汽车制造业也将陷入停滞。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占据全球80%的产能。光伏产业同样由中国主导,90%的太阳能板等待出口。 各国军工和民用生产都离不开中国供应的关键材料,从印度的电子厂到韩国的造船厂,再到日本的精密仪器制造,都需要从中国进口钢材和稀土。香港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激增,美元流动性下降,中国外汇储备持续攀升。
特朗普政府在中东采取强硬政策,2025年批准扩大石油开采以推动能源独立。虽然冲突最终通过谈判暂时平息,但美国清楚认识到不能过度介入。2024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60%,电池需求突破1太瓦时,其中80%由中国工厂供应。欧美试图建立本土产能,但与中国相比差距悬殊,德国多个项目被迫搁置。中国电池价格下降30%,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去美元化浪潮在中东加速蔓延。沙特加入中国主导的数字货币项目,成为国际清算银行正式成员。全球135个国家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覆盖98%的全球经济总量。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惠及2.6亿人口,应用场景达200多种。
美国政策受到国内制约,国会禁止美联储发行数字美元。相比之下,欧洲计划在2028年启动数字欧元试点。美国不敢全力介入中东冲突,因为一旦能源供应链断裂,中国将在电动车和人民币国际化领域获得双重优势,动摇美元霸权根基。这就像一场高风险牌局,美国手握王牌却不敢轻易出手,而中国则稳扎稳打,在制造业和金融领域齐头并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