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将代表全市最高质量荣誉的“市政府质量奖”授予一所民办中学——石家庄精英中学时,这份奖项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办学成绩优秀”的常规解读。它更像一枚勋章,镌刻着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如何将“精细管理”理念,转化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养分?如何让一所曾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实现从“2012年4人考入本一”到“2025年清华北大录取38人”的跨越式发展?
答案藏在石家庄精英中学的“三箭齐发”办学体系里——“激情教育”点燃内驱力,“高效课堂”锻造学习力,“精细管理”夯实保障力。这不仅是该校获评“中国高中教育50强”、连续四年荣获“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的底层逻辑,更是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教育质量样板”。
任何卓越组织的起点,都源于顶层设计的清醒。精英中学的故事,始于一位企业家的教育情怀,成于一位教育家的改革魄力。
创始人翟志海的创业史,是一部“用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办教育”的典范。不同于传统民办学校追求短期盈利的路径,1993年,当他租赁场地创办精英中学时,没有人会想到,他的“振兴祖国教育”的初衷会在未来的日子实现得这么彻底。这种高远的使命感,让他将对企业的“教育产品”(即学生全面发展)极致追求。他说:“办一所学校,不是为了盖几栋楼,而是为了点燃千万个生命的火种。”这一理念,从一开始就为精英中学锚定了“长期主义”的航向。
2010年,当精英中学历经艰辛仍然处境逼仄时,翟志海做出一个被业界称为“里程碑式牵手”的决定:他“几十顾茅庐”力邀原衡水中学校长、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李金池出任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后来这一职务又明确为“终身校长”。让教育家办学,现在回看翟志海这次破釜沉舟的抉择,其高瞻远瞩与用心良苦,都在后来的一系列成绩中得到了完美的回报。作为出资人,翟志海给予李金池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作为教育家,李金池得以心无旁骛地推行课堂改革。“企业家把握战略方向,教育家专注战术执行”,这种黄金组合,成为石家庄精英中学管理革命顺利推进的关键前提,二者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如果说翟志海奠定了精英中学的“基因”,那么李金池则通过一场“刀刃向内”的管理革命,将其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系统”。
李金池来到精英中学的2010年,当年学校想出一个本一都是奢望,招生更是非常困难,彷徨与迷茫的情绪在校园弥漫,出路何方的怀疑与否定刺痛了李金池的心,是时候进行一场教学革命了,课堂改革,让老师“教”的有兴致,让学生“学”的有劲头,这就是后来风靡全国的“高效6+1课堂”改革,这场改革颠覆传统课堂,成为精英中学的法宝,让精英中学从此扬帆远航。
“高效6+1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者,而是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和激励者;把课堂还给学生,绝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究、讨论和展示,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目标导向,当堂落实,每一环节都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力求课堂上学生有最大获得感。
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效6+1课堂”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6”是指:导(课堂起点,约3分钟),教师通过情景创设、故事、问题、实验、视频等方式,简洁明快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思(自读深思,约14分钟),学生研读教材文本,独立思考,并结合《课堂导学提纲》,完成读书、思考等任务,提出自己的问题;议(合作学习,约6分钟),学生们两两合作或小组研讨,在合作中会产生灵感,在讨论中会碰撞出思维火花,共同提高;展(激情展示,约9分钟),通过问题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然后让学生各出奇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要通过诱导和激赏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激情;评(点评精讲,约10分钟),教师针对“展”环节中暴露出的核心问题、重点难点进行精讲,点评思路、方法,总结规律、技巧,提升知识层次;检(检测反馈,约3分钟),学生先自我进行整体回顾,再由教师对当堂所学效果进行检测。“1”是指:用(迁移运用,课后时间),通常以限时练(作业)的形式出现,作业内容精心设计,包括巩固基础题和拓展提高题,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高效6+1课堂”改革催生了老师备课制度的改革,形成了“三备两研”制度,即教师分头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学科组集体教研、同侪互研。“三备两研”制度使每节课都经过集体智慧打磨,并通过课后反思不断优化,形成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闭环,教学质量齐头并进,你超我赶蔚然成风。
“这套模式不是‘模板化’,而是‘标准化下的个性化’。”李金池说,它解决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痛点,让每个学生从“被动听”变成“主动攀登”,学习热情迅速提升并得以持久延续。据调查报告显示,采用该模式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显著提升,全国超3000所学校引入此模式,精英中学因此成为课堂改革的全国标杆。
在精英中学,你很难看到“躺平”的学生或教师——校园里永远涌动着一种向上的能量:早读时书声琅琅,跑操时口号震天,课堂上学生抢着发言,备课厅里老师专注备课,集备室内积极研课。这种状态的背后,是李金池对“激情教育”的战略定位:“一个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激情的年轻人是没有未来的,精英中学要打造出一支富有激情的教师队伍。”
通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励志演讲、大课间思政微班会等活动,将家国情怀融入青春热血;校园里,“十大榜样学子”“金牌班主任”的事迹随处可见,无声地传递着“追求卓越”的信念;40公里远足磨砺意志,秋季运动会点燃团队精神,激情跑操比赛让2000人方阵的步伐整齐如一……这些活动不是“作秀”,而是通过集体记忆的塑造,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激情教育”的氛围之下,每次考试后班级间互下挑战书,落后班级要向优胜班级发起“进攻”;而教师的评优评先严格依据数据,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成为共识。
石家庄精英中学这些仪式活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激情不是瞬间的沸腾,而是持久的热情。”2023届精英中学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赵天一回忆,“在精中,我学会了‘只要状态到了位,一切困难往后退’——这种心态让我在大学里也能保持冲劲。”
精英中学的管理精细到“令人惊叹”:学生限时练能被系统分析出“高频失分点”,教师教案里标注着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疑惑,食堂菜谱由食堂管理者根据季节调整,室内空调温度都要调至最舒适的温度……这背后是“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深度渗透。同时,“精中”的精细管理蕴含着“民主、尊重、科学、规范”四大理念,这为学校的高效运行与持续发展的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层面:依托“三备两研”备课制度、“三瑕一瑜”听评课制度(评课教师每节课必须提出三条缺点和一条优点),倒逼教师持续精进;“一生一案”靶向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学科、知识点制定个性化方案。
德育层面:从班级操行量化考核到优秀班集体评选,从班主任培训到德育活动设计,每个环节都有详细方案,确保“育人”有路径、可追踪。
后勤层面:供水、供电、供暖实行“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检修”机制,食堂实行“明厨亮灶+满意度测评”,确保师生无后顾之忧,学校食堂连续三年获得“食品安全A级单位”称号。
精细管理的本质,是把经验变成标准,把标准变成习惯,“精中”精细化管理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岗位都清楚“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整个学校像一台精密仪器高效运转。
精英中学用一组硬核数据证明了“质量革命”的成效:升学成绩:2025年清华北大录取人数达38人,近五年来每年1000余名学生考入985、211及双一流大学,强基计划通过率95%以上。学生发展:毕业生在大学及职场展现出卓越的综合能力——有的成为科研骨干,有的因组织社会实践获国家级表彰。行业影响:全国超4000所学校、35万教育工作者到校交流,超3000所学校借鉴其办学经验,2017年央视大型纪录片《我们这五年》、202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对精英中学进行专题报道,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活教材”。
站在市政府质量奖的领奖台上,精英中学的师生们更懂得: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正如李金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是一场以学生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以流程为保障、以激情为燃料的深刻革命。”
金秋九月,又一批新生将踏入精中校园。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即将加入的是一所用管理智慧书写传奇的学校——这里,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有自强不息的韧性,更有精益求精的追求。而这,或许就是“精中奇迹”最动人的注脚:当教育回归本质,当管理遇见情怀,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每所学校都能照亮孩子们的未来。
上一篇:“我们找到了绽放足球梦的舞台”
下一篇:海纳仿真交互平台
主管QQ
站内信联系电子邮箱
站内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