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7 日,英格兰北部的斯肯索普钢厂上空飘起最后一缕黑烟,随着最后一座高炉的永久停摆,英国彻底告别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延续三百年的炼钢史。这个曾经靠煤与铁称霸全球的 日不落帝国,如今成了七国集团里唯一一个不能自己炼钢的国家,连制造坦克装甲车的钢板都得从中国进口。
更讽刺的是,英国不是没技术也不是没钱,而是亲手拆掉了自己的工业根基。当西方盟友忙着给中国设技术圈套时,谁也没料到最先掉进去的竟是英国自己,这出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大戏,简直成了五常国家的大型翻车现场。
要说英国制造业的衰落,就不得不提 1979 年上台的撒切尔夫人,这位 铁娘子 当年挥舞新自由主义的大棒,给英国工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1971 年英国钢铁行业还有 32 万工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 1.5%,钢产量能占到全球半壁江山。可撒切尔上台后搞私有化、压工会,硬生生把这根工业脊梁给打断了。
1984 年矿工大罢工被后,120 多家煤矿接连关闭,配套的焦化厂、零件企业跟着倒闭,整个钢铁产业链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塌了下来。到 1981 年钢铁工人只剩 16.7 万,十年间腰斩了一半还多,到 2014 年更是只剩 3.45 万人,连零头都不到了。
撒切尔们当时肯定觉得这是甩掉了财政包袱,却没想想没了钢铁,工业帝国还能剩下啥。果然,1986 年最后一家国有造船厂关门,原本供应军舰、机车的厚板钢材没了销路,炼钢炉只能眼睁睁看着生锈,技术工人要么转行开出租,要么跑去金融城当经纪人。
就这样,英国经济一头扎进了服务业的怀抱,金融产业占 GDP 比重一路飙升到 70% 以上,伦敦成了全球金融之都,可曼彻斯特的炼钢炉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2019 年英国第二大钢企居然要 1 英镑卖身,当时就有 5000 工人面临失业,靠着供应链吃饭的还有 2 万人,这哪是产业升级?分明是把传家宝当破烂卖。更魔幻的是,2025 年斯肯索普高炉关闭时,英国政府急得跳脚,又是紧急立法又是想国有化,可折腾半天还是拦不住。
这座年产能 450 万吨的高炉一停,5000 多工人直接失业,300 多家配套企业跟着关门,连英国军队 45% 的军舰用钢都没了着落。最后没办法,只能花高价从中国进口,成本一下子涨了 30%,交货还得等半年,这就是当年 甩掉包袱 的代价。
更讽刺的是,英国钢铁公司早就被中国敬业集团收购了,人家看中的只是法国的工厂,英国本土的炼钢炉不过是顺带的累赘,这波操作真是把 日不落帝国 的脸都丢尽了。
就在英国自己拆炼钢炉的时候,还积极掺和美国主导的技术封锁,结果把自己玩成了 技术太监。从冷战时的 巴黎统筹委员会 到后来的《瓦森纳协定》,英国一直是西方技术封锁的 模范生,专门负责给中国技术进口挑刺儿。
可你猜怎么着?人家中国被卡脖子卡出了自主研发能力,英国自己却把技术底子全荒了。《瓦森纳协定》管得挺宽,连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都在封锁清单里,可尴尬的是,英国自己早就造不出这玩意儿了,真应了那句 自己没牙还笑别人吃不了硬饭。
2024 年瓦森纳协定年会更新管制清单,英国跟着美国起哄,把量子计算、半导体这些高端技术全加进去,可转头就发现,自己的芯片得靠日本供应,激光导航系统得买德国的,连发动机材料都得看美国脸色。这哪是当 技术守门人?分明是给自己套枷锁。
反观中国,被封锁得越厉害越争气,2025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 30% 以上,从智能手机到新能源汽车,从太阳能组件到核电设备,啥都能造,而且 500 种主要工业品里 220 多种产量全球第一。最打脸的是,英国 2023 年喊着要投 45 亿英镑搞 先进制造业战略,结果到 2025 年实际产出只占 40%,剩下的全在印度、波兰这些国家生产,英国就负责贴个牌子装装样子。
塔塔集团的电池工厂,原材料从印度运,设备从德国买,英国工人就拧拧螺丝;日产的项目更级是把日本模块运过来组装一下,就敢吹成 英国制造。更搞笑的是英国核工业,2025 年搞小堆核电项目,折腾半天还是得靠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技术方案里,核心设备照样得找外援。
当年撒切尔拆高炉的时候可能没想过,等想重建制造业了,连个像样的技术工人都找不着。英国国家工业协会报告说得明白,政策只顾着砸钱,却忘了补基础工艺的窟窿,技术工人断层了,供应链也断了,光靠外企撑场面根本没用。现在倒好,英国想造高铁,钢轨得从中国进口;想搞新能源,电池生产线得请中国工程师;连自家海军要造新舰,都得看中国钢厂的脸色,这技术封锁封到最后,把自己封成了 五常之耻。
回看英国这几十年的操作,就像一场荒诞的工业自杀。从撒切尔时代急着甩掉制造业 包袱,到后来当技术封锁的 马前卒,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坑里。1971 年 32 万钢铁工人创造的辉煌,到 2025 年只剩 5000 人守着最后两座高炉,最后连这点火苗都没保住。
数据不会说谎:英国钢铁产量从全球半壁江山跌到不足 1%,金融占 GDP70% 的背后是制造业的空心化,所谓的 先进制造业战略 实际产出只有 40%,这些数字都在诉说着一个曾经的工业帝国如何自废武功。反观中国,在西方技术封锁的围堵下,硬是拼出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占比 30% 以上,成了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英国的教训太深刻了:工业根基一旦丢了就很难捡回来,技术封锁搞到最后只会困住自己。当斯肯索普的高炉熄灭时,熄灭的不仅是炉火,更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精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大国底气不在金融城里的数字游戏,也不在技术封锁的小算盘里,而在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上,在一代代技术工人的手里。
英国用自己的衰落证明:制造业才是国家的脊梁,丢了它,再辉煌的帝国也会沦为笑柄。希望这个 五常之耻 的故事,能让更多国家明白,实业兴邦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收获季已至,最大买家中国却未下一单”,美大豆协会主席再次警告:形势极其严峻
iPhone 17系列上架京东6小时,预约量突破200万,标准版最抢手
“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最新回应来了
爱泼斯坦50岁生日纪念册中前所未见的照片,揭露了其与麦克斯韦不堪入目的关系
特斯拉Optimus V3量产渐近 灵巧手或迎重大升级 马斯克:正在敲定设计
AMD:下代AI GPU将全面领先!超越NVIDIA Blackwell和Rubin
最贵17999元 准备好钱了!郑州富士康iPhone 17产线万人两班倒赶工
三星在X开启“#iCant”宣传,嘲笑iPhone 17升级缓慢、缺乏突破
主管QQ
站内信联系电子邮箱
站内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