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星欧娱乐资讯 >
正式退出!全红婵做出意外决定中国跳水队心痛陈芋汐祝福
时间:2025-09-04 13:37 点击次数:157

  最近刷跳水圈的热搜,满屏都是全红婵退赛的消息。 评论区炸成一锅粥,有人说看世锦赛没全妹,跟吃火锅没辣锅似的,有人翻出去年她夺冠的视频反复看,还有老粉在超话里发长文:从东京奥运看到现在,怎么突然就缺席了?

  要说全红婵在跳水界的地位,那线岁的小姑娘套着泳圈进场地,站在10米跳台上像只小海燕。 那跳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接转体一周半的动作,水花压得比游泳池水面还平,解说员喊水花消失术喊得嗓子都哑了。 打那以后,她和陈芋汐就成了跳水队的双子星——一个像火药桶似的爆发力惊人,一个像精密仪器似的动作稳定,俩人同场竞技的视频播放量破过亿,网友都说看她们跳水比追甜宠剧还上头。

  本来今年7月的新加坡世锦赛,大家都盼着这俩姑娘能再演神仙对决。 毕竟过去三年她们在单人10米台碰了三次面,冠军奖杯全被她俩包圆了,全红婵拿了俩,陈芋汐拿了一个。 可7月11日名单一出来,好多人把手机屏幕擦了又擦——全红婵三个字愣是没见着。 中国泳协确认了,世界泳联也盖章了,这消息像盆冷水兜头浇下来,连平时最淡定的老粉都在评论区发裂开表情包。

  要说大家为啥这么失落,不光因为全红婵是人气王。 这姑娘的比赛自带爽文剧本:小时候在湛江海边摸鱼的小丫头,被跳水教练一眼相中;进省队时体重超标,每天加练体能累到哭;东京奥运夺冠后回村,蹲在村口吃馒头的照片火遍全网。 她身上那种没架子不娇气的劲儿,让观众觉得这就是自家邻居家的小闺女,看她比赛就像看孩子表演,总盼着她能顺顺利利的。

  可这回退赛不是头一回了。 今年5月的全国跳水冠军赛,她也临时退了赛。 当时队里说是旧伤复发,好多人都松了口气——毕竟运动员哪有不受伤的? 可世锦赛再退,就有点让人坐不住了。 要知道世锦赛和奥运会一个级别,是跳水界的年终大考,好多运动员为这比赛能攒三年的劲。 全红婵之前虽说也喊过累,但从来没因为伤病错过这么重要的比赛。 上届东京奥运前她发着39度高烧,照样拿了金牌;去年世界杯前脚腕肿得像馒头,下场后队医给她冰敷,她转头就跟教练说明天还能练。

  这就怪了,咋突然就扛不住了? 翻她以前的比赛视频才发现,早有苗头。 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她夺冠后采访说自己脚腕老疼;去年福冈世界杯,镜头扫过她的脚,绷带缠得像粽子;今年队内测试赛,她做完动作扶着跳台缓半天,跟教练击掌都使不上劲儿。 教练后来在采访里提了一嘴:这孩子常年高强度训练,脚腕劳损太严重,加上处在发育期,身高长了10公分,体重涨了8公斤,动作协调性全乱了套。

  跳水运动员的脚是真金贵。 就拿全红婵来说,她最拿手的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从10米台往下砸的瞬间,相当于从3层楼高的地方扔个100斤的铁砣子,脚腕得承受7倍体重的冲击力。 她腿上的肌肉练得跟石头似的,可脚腕这地方软组织多,长期受力不均,再加上生长发育导致骨骼结构变化,可不就跟老房子墙皮似的,慢慢就松了?

  圈内人还说过个细节:全红婵的脚型天生有点平足,本来就比普通人更容易累。以前个子小的时候,重心低,动作控制容易;现在长到1米65,起跳角度、空中姿态都得重新调整。打个比方,就像开惯了小排量的车,突然换辆大SUV,刹车油门都得重新适应。为了练新动作,她每天加练200多跳,脚腕肿了消、消了肿,跟海绵吸水似的,伤就攒下了。

  现在网上最热闹的讨论,是担心她的职业生涯会不会受影响。有人翻出数据:跳水运动员黄金期也就那么七八年,全红婵现在18岁,正是当打之年。 可也有明白人说:这时候急着复出才是傻。 当年郭晶晶脚腕受伤,休息了大半年,养好了反而拿了更多冠军。 粉丝们在超话里刷屏:妹,咱不差这一场比赛,养好了再回来,我们都等你!

  说句实在的,看全红婵退赛是真揪心。 但换个角度想,这姑娘从小到大就没怕过苦:住过地下室,啃过冷馒头,在国家队训练馆里泡到凌晨。 现在知道疼自己、爱惜身体,反而是长大的表现。 毕竟再强的运动员,也不是铁打的,能走得远的,都是那些懂得留得青山在的聪明人。

  昨天刷到陈芋汐的比赛视频,她站在10米台上,发梢被风掀起一点,跳完动作后对着镜头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评论区有人说:现在就靠芋汐撑场面了。 可谁不知道,真正的双子星,从来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 等全红婵养好了伤,俩姑娘再同场竞技,那画面想想都让人期待——就像小时候看的武侠片,主角受了重伤,躲在深山老林里练绝世武功,等再出山的时候,武功反而更上一层楼。

  现在就盼着全红婵能在省队好好养伤。 听说队医给她制定了专门的康复计划,每天做理疗、练力量,连饮食都调得特别精细。 有工作人员偷偷说:这丫头可乖了,教练让歇着绝对不碰跳板,手机都玩得少了,就怕影响恢复。 听着这些细节,心里头踏实不少——到底是拿过奥运金牌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拼,什么时候该稳。

  说到底,我们爱全红婵,不光爱她拿金牌时的风光,更爱她摔跟头时的倔强,养伤时的懂事。 就像老话说的:好钢要慢慢炼。 等她养足了精神,带着更结实的脚腕、更成熟的技术回来,说不定能在跳台上给我们整出更大的惊喜。 毕竟,真正的王者,从来不是靠一场两场比赛定义的。 咱们就耐心等等,等那个扎着马尾辫、踩着蹦床的小姑娘,再次带着水花消失术杀回来。#图文打卡计划#

Copyright © 2025 星欧娱乐–星欧注册登录(平台招商服务站)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