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大学检测实验室中,价值千万的球差校正环境透射电镜,静静伫立,它能看清单原子级别化学成分表征,但每周开机时间不足10小时。在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端检测仪器熟练操作人才短缺的问题,愈发突出:“设备等人”现象正在行业里蔓延……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收达4875.97亿元,同比增长4.41%,全行业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067.01万台套,同比增长3.87%。但与之对应的,是《2024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就业市场白皮书》统计出的行业人才供需比1:3.9的缺口,电镜、质谱等高端仪器操作人才缺口更是突出。当“买得起设备却用不好设备”成为常态,这道悄然制约着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步伐的人才鸿沟,成为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尖端实验室,一台价值3000万元的冷冻电镜设备正在单间中默默运行,操作员正在分析屏幕上显示的检测图像。在旁边的实验室,有电镜设备在那里静静等待使用。
“以前周边的高校没有这些设备,都会来我们这里做球差校正环境透射电镜、冷冻电镜分析。这两年在国家贴息贷款补助等的支持下,很多高校都先后购入了这些高端设备,自己开展相关的测试研究工作,但与之对应的,是设备没能配备相应的熟练操作员,设备也无法做到满负荷运转。”该平台主任王建波教授对我要测网介绍道。
王建波教授表示,在国际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前沿研发人才选择留在国内发展,这也为国内带来了很多新的研发方向和项目。在这种环境下,研发带头人要找到合适匹配的研究人员不难,但是想要找到与项目匹配的检测高端仪器技术人员却很有难度。
“这些高端仪器的最佳使用期其实也就5年,每年折旧费都有几百万元,如果没有熟练的实验员让设备满负荷运行,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第三方检测机构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九峰山实验室方明胜博士对我要测网介绍,目前能够熟练使用电镜、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的高端人才都是稀缺的“香饽饽”,尤其是“来之即用”的熟练实验员。
“其实人才培养工作我们一直在进行,但是高精尖仪器熟练操作人才的培养往往至少需要2年,这还是一直专注于特定仪器的情况下。常规培养周期都是3-5年左右。”方明胜介绍,高精尖仪器的熟练使用是一方面,弄清楚工作原理、能够根据仪器情况进行调整又是一方面,这都需要大量的检测操作“堆经验”。
“我们已经在全面开展自己的人才培养工作,但这并不能解决目前正在面临的熟练人才缺口问题。”
高端检测仪器实验员,说起来只是按照规范流程操作仪器、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但其需要掌握仪器原理、实验设计、数据校准等多方面能力,是懂设备、懂实验、懂材料、懂标准、懂检测的“实操+理论”复合型人才,传统的专业型人才难以胜任。
从“全国检验检测认证就业大数据平台”监测的招聘数据来看,2024年全国发布检验检测认证各类各级招聘岗位约55.6万余个,包括分析检测、采样人员、样品前处理人员、仪器分析与维修、研发工程师、销售、实验室管理等,其中操作类岗位发布最多,达20.6万余个,占比达37.01%。
而越是尖端的检测仪器,对使用者的能力要求越高,冷冻电镜、球差电镜的操作员学历要求至少为硕士。但目前检测领域特定仪器操作人才缺乏的情况,也让一些检测机构不得不降低对引进人才的学历要求,优先考虑人才在设备应用和管理方向的经验。
一方面,目前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需求脱节,高校在检验检测尤其是相关仪器设备操作的专业课程设置少,即便设置了也是重理论、轻实操,造成需要用仪器的人多、会用仪器的人少。职业类院校也因为没有高端仪器配置、师资力量配置不全等原因,相关的教育培训主要集中于基础设备方面,对高精尖仪器所涉甚少。
另一方面,我国人才对于操作类职业的认可度仍然较低。“在实验室操作仪器十年,不如一篇论文管用”是很多实验员的心声。在很多人的心中,“操作工”“实验员”“技师”类职业不够“高端”,上不得台面。但实际上,这类职业中的高端岗位技术门槛并不低,也是很多前沿科研项目的必要支撑岗。
除此之外,特定仪器操作技术提升严重依赖厂商短期培训、薪酬水平低于研发岗等因素,也制约了高端仪器熟练操作人才池的“蓄水”。
这种情况,也让企业和机构花时间精力培养的熟练人才,很容易因为更好的薪资待遇流失。
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从多个方向缓解和解决,也成为行业上下都在琢磨和努力的事情。好在,现在已经有了多种“解决思路”,共同攻关这一痛点。
“我们除了在内部进行专项人才培养之外,也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专业人才培育的相关工作,不仅是培养检测方向的人才,同时也培养相关领域的研发人才。”九峰山实验室检测中心运营总监肖科表示,这样既能解决检测机构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能为相关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长远来看对行业发展很有意义。
企业对于高端人才诉求,也让一些专业人才平台和检测垂直领域服务平台增加了检测转热人才的对接内容。除了猎聘网、BOSS直聘等常规的人才招聘平台,信立方的人才频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高校检测中心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普遍提到的对“来之即用”的高端仪器成熟操作员的需求,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辟了专门的人才频道(),通过检测人才专场招聘会、定向推介等方式,为检测机构针对性对接垂直领域专业人才。据了解,信立方已于2023年获得人才职业中介资质,目前,人才频道注册用户数量总计已达数百万,上传行业精英简历超15万份。
同时,信立方也专门设置了“仪课通”栏目(),针对色谱、质谱、光谱、电镜等各类高端检测仪器实验人员的实际需求,设置了系统性学习课程。理论课线上学习、实践课线下学习,线上线下结合,能够更好地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针对高端仪器实验员的自我认同问题,王建波老师介绍,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在人才评价方面进行了创新,如在年底考核时重点考察实验员是否进行了技术创新、是否对前沿科研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撑等,并提供了很好的晋升途径,让实验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全行业努力之下,可以预料,高端检测仪器操作人才荒的问题被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当一台台精密仪器在实验室等待“知音”,我们不得不正视:高端检测仪器操作人才的短缺,早已不是行业内部的“用工难题”,而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从“跟跑”向“领跑”跨越的关键瓶颈。
高端检测仪器操作人才缺口,本质是“硬投入”(设备采购)与“软支撑”(人才培养)失衡的体现。破解这一难题,需通过教育改革、行业协同、政策激励,让会用仪器的人与高端仪器一样,成为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让操作技能成为与论文、专利同等重要的“硬通货”,才能真正释放千万级精密仪器的价值,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精准”动力。
主管QQ
站内信联系电子邮箱
站内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