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工业园区税务局(以下简称“园区税务局”)发布的2024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显示,园区A级纳税人达12401户,较2023年增长17%,较2022年增长41%,实现跨越式增长。这一显著成果标志着园区税务局打出政策辅导、智能提醒、协同共治“组合拳”,在深化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效,诚信纳税正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金名片”。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诚信纳税赋能企业发展的见证者。“我们连续9年获评A级纳税人,”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良好的纳税信用不仅是荣誉,更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比如在出口退税方面,我们享受更快的审核流程和更短的退税周期,显著加速资金回笼,大幅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企业获得感的背后,是园区税务局协同多部门优化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果。该局联合园区信用办、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企业诚信领跑计划”,围绕如何提高纳税信用级别,系统讲解纳税信用评价体系、纳税信用补评、复评、修复及动态调整等政策与操作要点,帮助企业深入理解信用规则,有效积累信用“资产”。截至目前,该局累计举办相关活动十余场次,惠及企业超万户。
除专题活动外,园区税务局还注重信用管理政策变动的及时宣导。近期信用管理政策再次升级,该局纳税服务科相关负责人特别提醒:“自7月1日起,社保费、非税收入等纳入信用评价范围,纳税缴费信息齐全的,从93分起评,且新增了一档信用修复标准,即失信行为发生后3日内纠正的,可按100%修复原扣分分值。这些都给予了纳税人缴费人更多的容错空间。”此次调整旨在构建更全面、科学的企业信用考量体系,营造更人性化的信用管理环境,企业需重视社保费、非税收入的缴纳情况,避免因疏忽影响信用等级。
随着社会各界对纳税信用级别的日益重视,纳税人对避免信用扣分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对此,园区税务局全面梳理纳税人常见的信用扣分场景,上线纳税信用“一键提醒”功能,推动管理模式从“事后告知、被动应对”向“预先服务、主动规避”转变。
该功能依托监测系统,对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缴费申报,非正常原因增值税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应纳税额为0,在规定期限内未足额补缴税款、利息、滞纳金和罚款等易触发信用扣分的业务场景进行实时监控。一旦监测到相关风险,系统将自动发出提示,引导纳税人及时纠正,有效降低信用扣分风险。
“在招投标等环节中,很多客户对纳税信用级别有明确要求。”江苏国贸酝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戴女士说,“多亏税务部门及时预警,帮助我们规避了信用减分风险,守住了市场竞争的‘入场券’。”
该功能上线以来,已累计向园区内纳税人推送提示提醒超500批次,发送信息超30万条,有效助力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评价结果也显示,2024年园区D级纳税人下降2.3%,呈现“优质扩容、后进转化”的良好态势。
为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压力,园区税务局持续深化“纳税信用”应用场景建设,协同10余家银行推出多元化助企纾困“税银互动”信贷产品。企业凭借良好纳税信用“一键申请”融资,便可将“诚信纳税”切实转化为支撑发展的“真金白银”。
苏州兆恩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通过“税银互动”成功获批100万元信用贷款。该企业财务负责人龙晶庚介绍:“2024年下半年以来,陶瓷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这笔贷款有力保障了原料储备,助力我们在市场波动中抢占先机,陶瓷轴承市场份额提升了30%。”
自“税银互动”项目启动以来,园区税务局累计促成“税银互动”贷款发放479.28亿元,惠及企业超6.28万户次,“以信换贷”模式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下一步,园区税务局将持续深化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完善激励惩戒机制,让诚信纳税成为企业发展的“硬通货”,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