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星欧娱乐资讯 >
村里有个“发明家”
时间:2025-06-25 00:22 点击次数:150

  在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村民都知道村里有个“发明家”——叶其丰。这位常年与农作物打交道的农民,凭着“爱捣鼓”的劲头,让“发明梦”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

  叶其丰一边种植烟叶,一边凭着刻苦钻研精神,在没有高深文化,没有精密仪器,甚至没有规范的图纸的情况下,一件件作品问世了。

  烟叶种植中的人工封穴环节,效率低、易传播病虫害、劳动强度大等难题,曾让叶其丰和乡亲们吃尽苦头。“能不能做个工具,又快又好又省力?”这个想法得到了南平市建瓯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支持,经过反复试验,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简易烟株封穴器诞生了。

  “这种烟株封穴器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无需弯腰作业,与手工封穴比,效率可以提高3-4倍,减少烟株间病害传播概率的同时,还有助于疏松根部土壤,促进根部生长。”烟农陆小春试用封穴器后不禁夸赞起来。

  这项看似不起眼的发明,不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获评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更在建瓯烟农中的推广超过了90%,仅在封穴环节就直接带动烟农节约成本近5万元。不仅如此,叶其丰还将封穴器使用在如玉米、蔬菜等育苗移栽方式种植上。

  在打穴环节,叶其丰同样动起了脑筋。他拿起一根旧式锥形打穴器说:“以前用这个费力,打出来的穴深浅不一、间距不准,影响烟苗生长。”他琢磨出了滚轮式定穴器:在一个轮毂上等距安装三个规格一致的锥形铁器,推着走就能精准打出深浅、行距、株距一致的穴。“我家40多亩烟田,以前两个人打穴移栽要七八天,现在用这个定穴器,三四天就能干完,省时省力一大截。”

  自2008年开始种植烟叶以来,叶其丰的“小发明、小创造”从未间断:改造定穴器、发明封穴器、优化散叶烘烤烟筐……这些源于实践、服务于生产的发明,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劳动效率。与此同时,他还不忘改良种植模式,探索出“烟叶+芋子”“烟叶+玉米”等高效轮作模式。

  如今,这位朴实的农民“发明家”,正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在广袤的田野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着属于他的“发明梦”。(罗会传 徐丹)

Copyright © 2025 星欧娱乐–星欧注册登录(平台招商服务站)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