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大学专业正历经大调整期,每所大学在撤销、新增等优化调整本科专业,那热潮过后,哪些大学专业成了“风口”呢?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大学专业新增数据及《中国大学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分析报告》,有4个大学专业格外引人注意,而且市场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好工资高,非常值得报考。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大家更深层次地认知到人工智能产业的潜力,可以说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爆发期,光中国市场人工智能规模在数万亿啊,简直遍地是黄金。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简单地说是赋予机器人一个“大脑”,通过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数字分析等来处理及解决现实问题,目前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结合,已运用到各行各业。
当然,国家也早已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及加大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在2020年至2024年,人工智能专业新增数量高达406个,为新增专业最多的一个大学专业,目前布点高校数量624个。
可即便如此,面对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上万亿的市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据数据统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缺口在500万,并且工资可观,不论是做AI算法研究员、深度学习工程师或者数据挖掘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年薪至少在15万以上,很适合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考生报考。
从互联网时代到信息时代,再到如今的大数据+智能时代,我们已被大数据层层包围,你想买什么?可能你的手机就已经知道了,并推送相关信息,这就是大数据的疯狂之处,我们已悄无声息地陷入大数据中。
虽然在2020年至2024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新增数量仅仅150个,可目前布点高校数量是新增专业之最,数量高达764个,领先人工智能140个,足以可见大数据发展速度之快,布局之深。
更牛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不仅适合男生学习,也适合女生学习,不论是做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大数据算法工程师等岗位,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那月薪基本过万元不是问题,工作两三年,年薪在20万以上。
更令家长欢喜的是,据数据统计:市场对大数据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市场缺口200万人。
在国际“工业4.0”和“中国制造强国”大背景下,传统工业及工科专业越来越不适应了当下发展,智能类专业横空出世也是理所当然。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是机械工程、电气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学科的融合体。
在2020年至2024年,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新增数量238个,目前布点高校数量375个,均在新增专业中名列前茅。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广泛,如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精密机械等制造业,当然,也可以去科研院、高校等单位做科研工作,就业岗位较多,有智能制造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控制系统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等。
更令人欢喜的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就业薪水高,初级工程师月薪在1.5万至2万元,资深专业月薪在3万至5万元,基本年薪在20万以上。
并且国家在“十四五”规划明确智能制造为核心产业,人才需求缺口达450万,理工生别错过。
机器人工程,属于自动化类专业,是以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中涉及的机器人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机器人的智能感知、优化控制与系统设计、人机交互模式等学术的多领域交叉的前沿专业,是近年比较火热的一个大学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在2020年至2024年新增数量144个,目前布点高校394个,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开设的都有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就业有两大方向,一是研发人才,着重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二是技能型人才,工业机器人运维岗位。
据数据统计:本科应届生平均月薪在8000至15000元,硕士研究生年薪在30万左右,博士生年薪超50万,但唯一不好的是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难度大,约30%学生需要延长学制完成学业,所以同学报考时要悠着点。
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这4个大学专业热度居高不下,是科技发展之下的行业“风口”,就业好,工资高,值得报考。(文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