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星欧娱乐资讯 >
全球首款仿生液态机器人亮相:突破传统机械的新时代!
时间:2025-06-20 13:51 点击次数:163

  近日,韩国首尔大学的机械工程系金浩荣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孙正允教授,以及嘉泉大学机械智能产业工程系的朴建焕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仿生液态机器人。这项技术的诞生,几乎颠覆了我们对机器人形态和功能的认识,标志着软体机器人技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种液态机器人基于细胞仿生特性,能够自由变形、分裂融合,并顺利执行物质运输任务,代表着机器人领域的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

  这款革命性的液态机器人于3月21日发布在《科学进展》期刊上,该研究成果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其设计上的创新,不再使用传统的固体部件,团队采用了一种独特的“颗粒装甲”设计,成功地将液态核心包裹在超高密度的疏水颗粒中。借此,该机器人不仅保持了液体的变形能力,更兼具了固体的结构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这款软体机器人可以在承受极端压缩或高空跌落冲击的情况下,不仅毫发无损,并能够像液滴般自动恢复到最初的形态。此外,通过超声波控制技术,研究团队已经能够实现对机器人人运动速度的精准调控。这种技术不仅开辟了机器人应用的新疆域,也使得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活动具有了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功能演示过程中,研究团队展示了这款机器人令人惊叹的能力,它仿效了1991年经典电影《终结者2》中T-1000的形象,成功穿越金属栅栏的间隙,并实现异物捕获与运输、多机器人融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更是在水面与陆地表面之间自由移动,其表现不仅超出预期,更令人期待未来的应用前景。

  全孝彬作为相关研究的第一作者表示:“我们初始的设计是在传统液滴包裹颗粒法的基础上展开的,之后经过创新性地提出了‘颗粒包裹’工艺,使得机器人的稳定性大幅提高。”通讯作者金浩荣教授则指出:“基于我们的当前研究成果,我们正着手研究如何通过声波或电场来实现液态机器人的变形功能。”共同通讯作者孙正允教授进一步补充:“我们正在加强液态机器人的材料功能,以期在未来实现更广泛的工业应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日,液态机器人的问世无疑将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这种灵活多样的形态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生物仿真能力,还拓展了机器人执行各类任务的边界。例如,在医疗、探索、环保等多个领域,液态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大有可为。尤其是在城市场景中,液态机器人可以更轻松地应对各种障碍物,有效完成监测和搬运任务。

  这款全球首创的仿生液态机器人,标志着软体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在学术界撼动了固有观点,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铺平了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机器人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会改变我们对机器和技术的理解。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期望我们的生活可以因液态机器人的出现而变得更加智能、高效与便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星欧娱乐–星欧注册登录(平台招商服务站)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