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星欧娱乐资讯 >
外企争相在华深化科研布局
时间:2025-06-19 02:21 点击次数:145

  近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业务迎来重要进展——首台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光谱细胞分析仪出厂,并于4月底运抵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的锦州医科大学。

  这是索尼4月初宣布中国本土化生产计划后的首台出厂设备。这项成果的落地,不仅成为外资企业在华深化本土制造与交付能力的最新实践,也为中国高端科研仪器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

  外资企业将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行中国国产化布局,推进“在中国制造”向“为中国研发”转变,是近年来众多外资企业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并将其作为全球研发基地的一个缩影。

  今年1月份,西门子医疗总投资逾10亿元的深圳新基地破土动工,新基地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功能;4月份,总部设在卢森堡的钢铁集团安赛乐米塔尔与湖南钢铁集团签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推动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三期项目落地,并在湖南建设汽车用钢全球研发中心;5月中旬,世界500强企业美国丹纳赫集团旗下美谷分子,发布其上海工厂生产的全流程自动化微生物克隆筛选设备,这是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并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

  近年来,为进一步增强本地服务能力,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起“制造基地+研发中心”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市场提供更高端的设备、更先进的技术培训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不仅反映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认可,也表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一方面,中国致力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为外企提供了合作新机遇。正如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负责人所说,研发与生产的紧密协同是产品如期上市的关键,中国成熟的产业链和领先的科研环境为创新提供了沃土。

  另一方面,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试点、取消准入限制等一系列政策部署,以务实行动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正如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业务负责合伙人李瑶所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素联动,正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优势。新兴外资资本开始更多关注中国机遇,持续加码投资中国。

  外资企业融入中国市场创新潮,投资兴业的氛围越来越浓。通过升级产业链,外资企业加大力度在中国进行产品开发、研发投入,也激发了中国市场的创新活力,为中国高端制造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今年1—4月,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截至4月底,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孙博洋)5月26日,由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主办的2025年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活动暨科技周进社区活动在石家庄举办。 活动上,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消费教育引导,让科学、理性的消费理念深入社区、校园与乡镇,是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三进”活动的主要目的;我们要以人民诉求为先导,以质量监管为基石,以社会共治为目标,筑牢消费安全防线,改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舒心、安心消费,从而提振消费信心。…

Copyright © 2025 星欧娱乐–星欧注册登录(平台招商服务站)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