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霸权的日渐式微,全球局势越发动荡。据凤凰卫视6月16日的报道,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当日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举行,东道主加拿大总理卡尼致开幕词,他表示,此次会议是“在历史转折点背景下”举行的,全世界期待G7发挥领导作用。特朗普在G7峰会上也发表了重要讲线开除俄罗斯的决定是错误的,“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应该加入”。
,特朗普在G7峰会上嚷嚷着让俄罗斯回来,中国也能加入,这可不是什么突发奇想,而是精心设计的政治把戏。
这哥们一张嘴就把俄罗斯被踢出G8的黑锅扣在奥巴马头上,典型的前任的错我买单套路。说什么要是俄罗斯还在G8,乌克兰战争根本打不起来,这明显是虚空甩锅。要知道,2014年也是因为克里米亚,俄罗斯才被踢出G8。
• 对中国:假惺惺递橄榄枝,想试探咱们会不会为了进富人俱乐部跟俄罗斯翻脸。
第三,双标现场翻车:前脚骂俄罗斯是侵略者,后脚又请人家回来,波兰、乌克兰这些小弟是真尴尬。
总之,这出闹剧可是把西方内部的矛盾给抖搂出来了——连美国自己都在拆台,G7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呢?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G8集团将俄罗斯除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美国领衔西方阵营,以武力改变边界为由对莫斯科实施严厉制裁。十一年后的今天,当特朗普抛出让俄罗斯重返G7的论调时,这场国际政治大戏的剧本已然改写。这位美国前总统正试图用G7的席位作为筹码,编织一张同时针对中俄的战略罗网。
特朗普的G7改组计划绝非简单的外交姿态调整。通过解冻美俄关系,他试图在欧洲心脏地带插入楔子。俄乌战场上的硝烟尚未散尽,就急匆匆推动俄乌直接谈判,这种急切背后是地缘政治的精明算计——用乌克兰主权换取俄罗斯的战略转向。当莫斯科的导弹不再瞄准基辅,转而指向东方时,白宫的算盘珠子便敲得噼啪作响。这种联俄制华的战略构想,与当年尼克松打开对华大门时联中制苏的棋局如出一辙,暴露了美国政客根深蒂固的均势外交思维
邀请中国加入G7的提议更显耐人寻味。从经济数据看,这个提议似乎充满诱惑:中国GDP占全球比重已达17%,若加入G7将使该组织经济总量重返全球60%的统治地位。但数字背后的政治陷阱却暗流涌动。G7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俱乐部,而是西方价值观联盟的具象化载体。当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坐上这张餐桌,等待着的绝非经济规则制定权的盛宴,而是精心设计的规则陷阱。
历史经验早已给出警示。日本在广场协议中的屈辱记忆仍在,俄罗斯从G8除名的遭遇也未远去。G7的集体决策机制本质上是为西方利益服务的精密仪器,任何非西方成员都难逃被规训的命运。一旦中国接受邀请,汇率政策、产业补贴、技术转让等核心经济主权都将被纳入西方议程。更危险的是,这将动摇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道义根基——当新兴经济体看到G7中出现中国面孔时,穷哥们儿的信任基石必将产生裂痕。
特朗普的G7棋局实则是阳谋与阴谋的混合体。表面上看,扩展G7似乎符合全球化潮流,但本质上仍是冷战思维的延续。通过制造中俄对立的假象,美国企图重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苏交恶的战略红利。这种分化策略的拙劣之处在于,它既低估了中俄战略协作的韧性,也误判了中国外交的智慧。今天的北京早已看透:G7的入场券不是通往国际舞台中央的通行证,而是套在脖子上的政治枷锁。面对这个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中国需要保持清醒认知。G7的扩员游戏本质上是权力结构的再平衡,而非真正的多边主义实践。当美国试图用经济诱惑换取政治服从时,我们更要坚守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朋友圈、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平台、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这些才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真正舞台。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任何试图用旧地图寻找新大陆的努力,终将沦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滑稽表演。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G7集团是美国统治世界的一个工具,中国是不会加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