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俄语、法学、哲学、化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10个专业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实行小班授课、动态调整,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与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学校对于除艺术类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有相关约定的专业外,转专业转出申请不设成绩排名限制,转入按照考核结果择优录取,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下学期,分别有一次申请考核转专业的机会,但只能成功转专业一次。此外如学生有发表论文、参军退役或休学创业复学后,符合条件的可按照学校规定申请转专业。
发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中俄学院的独特优势,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技术、金融学、法学、化学工程与工艺6个专业实行“专业+俄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对俄高级人才;中法学院的金融学专业,实行“金融+法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巴黎南泰尔大学合作,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设立中高计划“2+2”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2个专业深入对接合作,培养符合国际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该项目学生毕业时,学业成绩符合双方学校培养要求的,将同时获得中、澳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以及中方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
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黑龙江省首批大学生就业示范性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