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学院现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及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点。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校特色专业,获批中美合作办学项目,2025年开始招生。
学院拥有江苏省永磁电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热工仪表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企业仪器仪表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淮安市新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心、淮安市运动控制与变流技术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建有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ABB工业互联控制中心、机器人、物联网等20个专业实验室和5个创新实验室。与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苏仪集团等20余家企业共建了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52人,专业硕士研究生220人;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7人,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博士35人,硕士生导师35人,外籍教师1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6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优秀员1人,省双创博士7人,省科技副总23人;市“533英才工程”23人、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2人;校教学名师2人、师德标兵5人、翔宇英才1人、翔宇优秀辅导员1人、翔宇优秀教学团队和翔宇科技服务团队各1个。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14项、江苏省教育厅教改项目5项;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钢铁企业配电系统电能优化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秀案例1项、江苏省重点教材6部;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6项、微课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学大赛二、三等奖3项。
截止2024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9项、其它省部级和市厅级项目100余项,成果产业化项目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137篇,授权发明专利45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级、省级学会等科技奖项10余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与运行管理等工作,高素质、实基础、强能力、善创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基础、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与PLC。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和智能仪器仪表、新一代电子信息等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测量与控制、智能仪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技术研发、工程应用、产品质量检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高素质、实基础、强能力、善创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演课程:电路理论、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设计、虚拟仪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和电力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与运行管理等工作,高素质、实基础、强能力、善创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磁场、电力工程基础、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配电网自动化。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推进“匠心筑梦135”工程,形成了“尚诚朴、求学问、重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近年来,先后获评江苏省学生样板党支部1个、江苏省先进班集体15个、淮安市周恩来班7个,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27人。
学院建有5个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锻炼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实现有信仰学习、有目标学习、有计划学习、有获得感学习。近年来,学生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和铜奖、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EDA设计与开发赛项冠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室外专项赛一等奖、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68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516项,获奖学生1000余人次。学生以第一作者申请专利6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坚持以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培根铸魂提振精气神,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目前,学院设有筑梦书院和学生志愿者团队,通过举办阅读沙龙、“艺鸣惊人”才艺大赛、篮球赛、辩论赛、运动会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彼此交流与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近三年,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均荣获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积极搭建校企沟通合作桥梁,持续开展“职”与你来,“薪”想事成校园招聘活动,先后与ABB(中国)有限公司、江苏三新供电服务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通信设计院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各种需求。毕业生因“素质高、能力强、干得好、留得住、后劲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总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25年考研录取率近20%,学院多次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