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以继日三十载 同心筑梦新征程” 依利特三十周年庆暨液相色谱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与时代共鸣 向世界发声 皖仪科技携全新IC6300离子色谱仪惊艳亮相第十八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
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打造中国科学仪器的升级版——访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青云
专题宣讲会介绍并宣讲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发布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旨在统一近红外光谱仪器性能测试方法,促进技术发展和应用,解决不同厂商仪器性能比较难题,提升分析准确性。
2024年9月23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团体标准T/CIS 17006—2022《傅立叶变换仪通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T/CIS 17006”)专题宣讲会在北京西山脚下朗丽兹酒店召开。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对近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其吸收强度来预测其成分和含量,主要用于有机物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分析过程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饲料、烟草、纺织等多个领域。T/CIS 17006诞生前,国内还没有近红外光谱仪器性能测试与检定的相关标准方法,各家近红外光谱仪器厂商的测试方法均只针对自己生产的仪器性能,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致使不同厂商仪器的性能无法直接进行比较,仪器用户在采购、比较仪器时缺乏科学依据。所以,T/CIS 17006—2022的推出,对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T/CIS 17006—2022已于2023年1月正式发布实施,为了更好的学习、全面应用和理解这项标准,以及这项标准的国际化,加强与著名国际标准组织ASTM(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Materials)的合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特别举办了此次专题宣贯会。
袁洪福教授分享到,这几年比较热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很多,其有一项内容是物质组成数字化,目前它的来源主要靠化验室,未来要实现人工智能数字化。光谱的优势,特别是近红外光谱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可是有一些用户反映“近红外光谱分析数据可供他们参考”,潜台词是“存在近红外光谱测不准的问题”,这就需要严格要求光谱的重复性,要求仪器要测准,仪器需要经过计量。从秦始皇时代就有度量衡技术。上升到法律层面,必须要有标准,然后还要有计量,没有标准就无法计量,所以制定标准这项工作特别重要。袁洪福教授也非常期望这项标准对未来我们国家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陈斌教授分享到,2019年5月,贵州中烟技术中心为了进行实验室CANS认证,其中近红外光谱仪器因没有标准,近红外方法不可以进行认证。该公司向陈斌教授反映了这个难题,陈斌老师向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委员会的郭晓维老师提出制定标准的建议,得到学会的支持,开始了长达近四年的制定过程,包括多次的预备会、初稿讨论会等。T/CIS 17006—2022规范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性能测定方法,确保仪器性能的可靠性,使检测机构、仪器用户及生产厂家在检校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性能时有标准方法可依据。
该标准适用于测量谱段在12 500 ~ 4 000 cm-1(800 ~2 500 nm)内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包含了实验室、工业过程、室外使用。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陈斌教授详细分享了标准的主要内容,最后,他强调标准制定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需要有耐心和静心,标准应该不带任何倾向性,标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并表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委会争取把此标准进一步推向世界!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学、北京京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开大学、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九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海军军医大学、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需求牵引,打造适合中国的科学仪器——2025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专家研讨会成功举办!
国产电镜“突围战”:核心技术攻坚,中国力量如何逆袭?6月27日,见证突破!
创新破局:气体传感器和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的盈利密码——四方光电创始人熊友辉博士专访
品牌价值829亿元!洛川苹果特征品质评价与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项目启动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通知